形态描述
头顶黑色,单眼三角后方具1对小黄斑;额黑色,雄性额具1对斑,两斑以线相连,额突背面黑褐色,腹面黄褐色;颜前面观黄色,中部具中等宽的黑色纵条,两侧及颊黑色。触角黑褐色至黑色。中胸背板、侧板及小盾片黑色,仅肩胛黄色。腹部黑色;第1节基角及侧缘黄色明显;第2-4节后缘具明显黄色横带,第2、3节横带等宽,第4节横带较狭。足基节和腿节大部黑色,腿节基部和端部、胫节及基跗节黄色,胫节中部具暗环,跗节黑褐色。翅前部深褐色。
雌性 额部具3对小黄斑,该斑位于触角基部上方及两侧沿复眼处。腹部第4节横带较雄性明显。
雌性 额部具3对小黄斑,该斑位于触角基部上方及两侧沿复眼处。腹部第4节横带较雄性明显。
大小
国内分布
标本信息
共检查12号标本:
北京(1949,1个;香山,1983.V.24,1个)、东北(1937.VII.15,1个)、察哈尔(1937.VII.15, 1个)、浙江(天目山,1932.V.29,2个,1937.IV.29-V.4, 1个)、云南(西双版纳小勐养,850m,1957.IV.21,1个、西双版纳勐啊,1050-1080m,1958.X.11,1个;弥渡,1700m,1956.V.19,1个)、甘肃(1935.IV.25,1个)。
北京(1949,1个;香山,1983.V.24,1个)、东北(1937.VII.15,1个)、察哈尔(1937.VII.15, 1个)、浙江(天目山,1932.V.29,2个,1937.IV.29-V.4, 1个)、云南(西双版纳小勐养,850m,1957.IV.21,1个、西双版纳勐啊,1050-1080m,1958.X.11,1个;弥渡,1700m,1956.V.19,1个)、甘肃(1935.IV.25,1个)。